省委十一屆二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進行了重點部署。邁入2022年,全省科技創新工作將如何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奮力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推動經濟向更高軌道躍升?1月3日,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陳向平就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陳向平表示,以科技創新為2022年經濟工作賦能,強化進的態勢,要從以下8個方面重點著力。
推動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完成架梁立柱。以省科學院掛牌運行為契機,加快推動省科學院重建重振和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深度融合。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關鍵,堅持大部制架構、開放式布局,立足以所辦院、以實驗室辦院、以產業研究院辦院,全力打造新型科技創新研發機構。
推動重構重塑省實驗室體系基本形成。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等重大創新平臺,力爭在種業、信息技術等領域創建國家實驗室或分支(基地);在推動已揭牌運行的嵩山、神農種業、黃河3個省實驗室高效運轉基礎上,推出第二批省實驗室,成熟一個、揭牌一個。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實施創新龍頭企業樹標引領行動、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計劃,力爭2022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1.6萬家。引導支持創新龍頭企業牽頭組建20家左右創新聯合體。大力推動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活動全覆蓋。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
引育科技創新人才團隊。積極配合做好實施一流人才生態建設、大規模常態化招才引智、高端人才培養引進等專項行動,堅持引育并舉、以用為本,聚焦學術前沿、技術一線,以學院、學科、專業建設需求為導向,搭好平臺、筑巢引鳳,精準引進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和團隊。
推動科教融合。圍繞“雙一流”建設配置科技創新資源,支持我省高等學校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支持高校參與承擔國家實驗室、省實驗室建設任務,建設前沿科學中心和基礎學科研究中心,著力打造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航母”,全力培育“后備軍”,積極推進高校布局、學科學院和專業設置調整優化。
凝練實施一流創新課題。組織開展重點產業領域技術預測,繪制發布產業技術區域分布圖、產業鏈圖和產業技術路線圖。聚焦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生命健康、生物育種等領域重大科技需求,以及氫能與儲能、量子信息、類腦智能、前沿新材料、光電技術等前沿領域,凝練一批一流課題,聯動實施一批重大科技項目。
推進科技成果中試熟化和轉移轉化。深入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改革,健全科技成果分類評價體系。加快培育技術轉移示范機構,依托鄭洛新自創區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全年新建中試基地、省技術創新中心、新型研發機構各10家。
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以落實國家《科技體制改革三年攻堅方案(2021—2023年)》為主線,重塑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推進創新資源“一體化”配置,推行“揭榜掛帥”“賽馬制”的項目組織機制,加快科研領域放權賦能改革,深化科技獎勵體制改革,強化創新生態的評估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