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 提升我省原始創新能力
發布日期:2023-10-13 09:04 來源:基礎研究處 閱讀次數:
日前,國家自然基金委確定了2023年度“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批準資助項目,我省科技人員牽頭主持27項,爭取經費約占我省聯合基金總規模(1億元)的84%,較上年增長12%。27個項目將圍繞農作物改良育種、畜禽健康養殖、地方疾病診療、新型創新藥物研發、綠色新材料制備、通信安全等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和技術瓶頸問題開展深入研究。其中,王道文研究員承擔的項目將為破解河南乃至全國小麥品種同質化難題、培育突破性小麥新品種作出貢獻;王天云博士承擔的項目將突破重組蛋白藥物領域的國際技術難題,把該領域的產業命脈牢牢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梁靜教授承擔的項目成果將為發展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化、綠色化農機系統奠定理論和技術基礎。
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由國家自然基金委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設立,旨在發揮國家基金的導向作用,聚焦關鍵領域的重大科學問題開展前瞻性基礎研究,培養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促進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推動產業及重要領域自主創新。我省于2020年與國家自然基金委簽署了第三期合作協議(2021-2025年),正式加入“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基金規模1億元(其中我省出資7500萬元)。雖然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的項目申報面向全國開放,我省作為沒有985高校和中科院直屬院所的省份,綜合競爭實力明顯不占優勢,但是3年來,我省科技人員表現出色,共牽頭主持區域聯合基金項目79項,資助經費超過2.4億元,約占全省聯合基金經費總額的81%,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省持續完善由國家自然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和省自然基金共同構成的自上而下的基礎研究資助鏈條,不斷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力度,有力支撐了我省基礎研究領域國際領先科技成果不斷涌現,創新效能不斷提升。